7月28日,由中國電建成都院黨委打造的三集短紀錄片《平凡之路》,正式登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獨家首發(fā),獻禮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世界級工程兩河口水電站,中國藏區(qū)綜合規(guī)模最大的水電站,正夜以繼日建設中?!镀椒仓贰芬源藶閿⑹卤尘?,以兩河口庫區(qū)移民安置工程建設為內容主體,以群像的形式聚焦扎壩大峽谷深處的一線建設者與庫區(qū)移民,通過庫區(qū)一隅民生工程建設的六年艱辛歷程,真實呈現移民工程助力藏區(qū)深度貧困區(qū)脫貧攻堅的故事,謳歌在黨的領導下中國建設者無私奉獻、無限忠誠的奮斗精神,以及脫貧攻堅戰(zhàn)的偉大力量。
攝制組多次往返奔波于3縣6鄉(xiāng)10村以及工程各標段第一線,真實還原和記錄了工程建設給藏區(qū)移民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以及成都院一線建設者的感人事跡。
決勝!攜手消除貧困
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扎壩大峽谷,全長約150公里,絕壁陡峭,水深湍急。絕美風光背后,是高寒高海拔下惡劣的自然條件,是四川省貧困程度最深、脫貧任務最重、脫貧難度最大的地區(qū)之一。
2015年10月16日,一場以“攜手消除貧困、實現共同發(fā)展”為主題的國際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共產黨向人民、向世界作出莊嚴承諾:“未來5年,我們將使中國現有標準下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边@是一場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脫貧攻堅戰(zhàn)!
兩個月前, 2015年8月,一場與祖國同步的脫貧攻堅戰(zhàn),在扎壩大峽谷深處拉開了戰(zhàn)幕。依據國家先移民后建設原則,兩河口水電站建設征地移民安置專業(yè)項目代建工程啟動。
這項龐大的工程,覆蓋甘孜州雅江、理塘、新龍、道孚4縣20個鄉(xiāng)82個村,涉及搬遷安置人口超過7000人,包括交通、市政、水利、輸變電等多項工程,戰(zhàn)線綿延超200公里,高峰期37個標段同時開工在建。
而這項工程能否順利完工,將直接影響著世界第三高壩——兩河口水電站的建設。兩河口水電站建成后,除了發(fā)電、蓄水蓄能,還將分擔長江中下游防洪任務,改善長江航道枯水期航運條件。
此時,終年與大山相伴的鄉(xiāng)親們,還不能理解和接受即將到來巨變。他們不明白,這些人要干嘛,搬家又意味著什么;他們也不知道,他們的人生、他們的未來,將因為這項工程建設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懼!朝著目標挺進
“扎壩”,在藏語中意為:懸崖中形成的溝壑。
事實上,要在這樣一片土地上鋪設道路和橋梁,猶如刀尖行走。自然環(huán)境惡劣、安全風險大、質量要求高,項目多、資金大、管理復雜,協(xié)調和施工難度極大……橫亙在建設者們面前的,是史無前例的挑戰(zhàn)與考驗。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要交出一份滿分答卷,難上加難。
在扎壩大峽谷,風,也隨時可能成為最大的危險;
滾石塌方,這個時刻可能危及生命的威脅,僅2019年統(tǒng)計,發(fā)生了373次;
高墩大跨度橋梁,在懸崖之上的拔地而起,見證了每一步艱險;
在氧氣含量只有平原70%的高山峽谷架設電線,工程近80%都是拐角,甚至需要翻越海拔4400米以上的陡峭崖壁,落差極大,施工架線難度更大;
為鄉(xiāng)親們送水的引水管線,全程鋪設約34.23公里,跨度從海拔3800米到4200米,沿途幾乎全是懸崖,甚至達到了90度;
為了尋找水源,徒步攀爬海拔4700米的雪域高原無人區(qū),60多個小時不眠不休,只為帶回珍貴的水源資料……
困難與艱險,沒有讓成都院的建設者們畏懼,更沒有讓他們停下腳步。因為他們知道,如果說兩河口水電站是一個超級工程,兩河口移民代建工程就仿佛一座橋,一座聯接民生之橋,助力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之橋。搭建起這座不凡之“橋”,就是矢志不渝的目標!
從決策層到參建各方,全員提速,兩個月一次高層例會,每月一次現場工作組會,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方式。飄揚的黨旗下,每個人都將全部心力融入了腳下這片土地。
用心!見證偉大力量
曾經——教室漏雨停電,上學跋山涉水,甚至無奈輟學;
曾經——缺醫(yī)少藥,只能在簡陋的衛(wèi)生院里打著手電筒處理傷口;
曾經——出行難、行路難、運輸難,很多老人甚至一生都沒有走出過自己的村莊;
曾經——沒有固定水源的鄉(xiāng)親們,千百年來只能喝雨水、雪水,翻越幾十里崎嶇山路去背水……
從2015年到2021年,兩河口移民代建工程,打通了道孚縣至雅江縣、理塘縣、新龍縣之間的通道和希望。
最先建好的,是學校和衛(wèi)生院。
有電了,有路了,有互聯網了,集體經濟也有了。
搬得出、穩(wěn)得住、能致富,不通路、不通電、沒有支撐產業(yè)的貧困村,已換了新的模樣。
有一種浪漫,尖峰行走。有一種色彩,燦若夏花。有一種柔情,水潤民心。有一種激越,振聾發(fā)聵。有一種憧憬,未來正來。
移民建設,讓大山深處的鄉(xiāng)親們告別了貧困,也給這片天塹變通途的土地撐起了致富傘,撐起了鄉(xiāng)村振興的光明脫貧路。越來越多離開家鄉(xiāng)的年輕人,選擇從大城市歸來。
2021年6月10日下午三點,兩河口水電站開始第二階段下閘蓄水。作為兩河口移民代建工程指揮核心的小院——亞卓營地,在過去6年里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永遠沉入了水底。
來時一片荒蕪,去時萬家燈火。成都院的建設者們,用青春和真心,贏得了鄉(xiāng)親們的信任。而他們自己,也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奮斗中,見證了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的偉大力量。
鮮水河不會忘記,扎壩大峽谷不會忘記,那些曾經日夜為之奮戰(zhàn)的身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