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最南部的金甌,綿延307公里海岸線,藍天與海洋的世界。
一座座純白色的風機,巍峨矗立其中。海平面上,是大鵬展翅似的巨大葉片,海面之下,是19座由內外兩圈40根直徑800毫米管樁簇擁而成的樁基底座。
浩大工程,好不壯觀!
烈烈的海風,呼嘯而來,源源不斷的新能源,在風力的作用下,凝聚、匯結,成為即將惠及千家萬戶的“綠電”。
在這里——東南亞最大海上風電場,山東電建四川公司金甌項目團隊正在海風的呼喚中,乘風破浪,用智慧與心血,點亮綠色能源的新希望。
從零起步,御風而行
這是公司的首個海上風電項目,也是每年發(fā)電量約11億千瓦時、每年節(jié)約標準煤約4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8萬噸的民生工程,承擔著改善越南南部地區(qū)用電緊張的重要使命。
為了確保項目順利建成,讓越南人民盡快享受福利,公司優(yōu)中選優(yōu),派出精兵強將組建班子團隊。
然而,海上風電怎么建?卻是一件沒譜兒的事情。
“只有學習!”面對毫無一點建設經驗的大工程,項目團隊知難而進,堅決表示一定啃下“硬骨頭”。
項目前期,工程部、安環(huán)部、項目班子成員趕赴浙江,實地學習海上風電建設知識,“經過一周的學習,我們對海上風電有了總體的認識?!表椖拷浝硗貔i飛回憶道。
從零起步,只爭朝夕。
從整體認知到細分具化,班子成員們不僅實地學,也利用各種渠道,從其他單位學、網上學,盡量讓自己的知識儲備“越豐富越好”。
隨著儲備的不斷增加,長達一個月的伏案工作——制定項目策劃書正式開始。王鵬飛帶領班子成員項目副經理巫青松、總工易萬劍,從成本預算、施工計劃、節(jié)點劃分、人員分工、機具種類等各方面逐一研究,經過反復推敲,三易其稿,終于讓項目的開工有了更加充足的底氣。
帶著公司沉甸甸的期待,和滿當當?shù)摹爸R糧倉”,項目團隊出發(fā)去往越南。
一落地,“學習三人組”又組隊前往集團內部兄弟單位的海上風電場進一步學習。“先后去了兩個項目,一個正在鋪設海底電纜,一個正在風機吊裝。”這次學習之旅,著實讓項目團隊興奮不已,因為他們又把越南當?shù)夭牧喜少?、分包單位選擇、船型比對等方方面面,扎扎實實地請教了一遍。
學習之后,后面的故事就是燃燒激情、勵志奮斗的詩篇:項目部20余人一路漂洋出海、攻堅克難,開啟了長達兩年的漫漫建設征途。
風吹浪打,奔流向前
10月中旬的金甌海域,怒號的海風搖撼著旗帆飄揚不定,洶涌的海浪拍打著船舶浪花飛濺。
寬大的船板上,大家都虛瞇著雙眼,呼呼的風聲伴著前面領頭人的說話聲,有種縹緲的回蕩,今天的早班會還在繼續(xù)。
易萬劍站在隊列之前,一邊說著一天的工作安排和注意事項,一邊再次打開天氣檢測軟件,確認之后的風浪預報。
旁邊的工程部主任張代明看看船上的風速儀,數(shù)據(jù)顯示風速超過12米/秒,浪高超過1米/秒,“現(xiàn)在沒法打樁?!?/p>
又是一個風浪天。
兩小時之后,眼看著浪小了,一聲號令“干起來”,所有人各就各位。沉樁的、焊接的、打樁的、測量的全部行動,爭搶難得的風?!按翱谄凇薄?/p>
一時間,寂靜的海面上,打樁船轟鳴作響,7個作業(yè)點同時推進,2000噸打樁船搭配200噸履帶吊,進行飛錘式打樁施工,所有環(huán)節(jié)規(guī)范流暢,一氣呵成。
直到幕色深沉,一船人才搖搖晃晃地坐著交通船,返回生活基地。
王鵬飛說:“每天的工作都是如此。海上沒有周末,沒有白天和黑夜,只要風小了,就是我們的工作時間?!?/p>
這就是海上風電與傳統(tǒng)陸地施工的不同,因為需要用船作業(yè),風浪稍大,就直接影響樁基工程、承臺施工、風機吊裝等施工,“看天吃飯”也成為了項目部面臨的極大挑戰(zhàn)。
與天氣賽跑,與時間競速,就是靠著“風停就干、風來就做準備工作”的“笨”辦法,項目部如期完成了B區(qū)19座風機基礎管樁施工的節(jié)點目標。
目標實現(xiàn),全員振奮!“誰說我們不能干海上風電,我們不僅能干,還能干好!”項目人員自信滿滿的話語,訴盡打樁這11個月來,所有晝夜不分的艱辛和疑惑不定的迷蒙。
面朝大海,那春已暖
早上7:30,生活基地出發(fā)了兩波人,一波人坐船前往海上施工現(xiàn)場,一波人駕車去往越南大型貨物的停泊港口——隆安港。
從今日起,風機設備材料將陸續(xù)抵達隆安港,項目人員將在這里進行長達半年的港口堅守。
今天一大早趕來的第一批人員是安全監(jiān)理張禮樹,和項目工程部、物資部、安環(huán)部的成員們。他們會負責設備的卸載、組裝和發(fā)運。
一到港,張禮樹就忙碌了起來。他一邊組織人員組裝風機底部塔筒的電器設備,一邊與越南港務局協(xié)調貨物出港時間,再一邊與施工現(xiàn)場的易萬劍確認設備必須到達時間。
“組裝工藝流程都有廠家指導,技術上并不難。最難的是協(xié)調,時間和人員的協(xié)調?!睆埗Y樹說道。
他站在組裝現(xiàn)場,不是在指導安裝工作就是在打電話溝通運輸問題。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忙碌,第一艘裝載了3臺風機的運輸船按時開出港灣。
而這時,遠在金甌施工現(xiàn)場的王鵬飛,也正在與當?shù)剡叿浪M行協(xié)調。他向相關人員提交了每一位出海人員的護照、證明材料,辦理了邊防證,再確認了人員可以出海的時間。
因為施工區(qū)域為越南邊防區(qū),項目人員每一次出海,都必須經過嚴格審查,“有時風浪小,卻遲遲辦不到邊防證,真的會急得跳腳。”
就這樣,三方配合,全員發(fā)力。
隆安港口,每一處閥門、鐵片,都真實地記錄下團隊人員的爭分奪秒,海上施工現(xiàn)場每一寸水泥、鋼筋,都深刻地見證了團隊人員的拼盡全力。
如此馬不停蹄,高效運作,除了搶抓風浪耽誤的工期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節(jié)省成本。據(jù)王鵬飛介紹,海上的作業(yè)船只,少則一天上萬,多則一天十幾萬,“分分鐘都是錢??!”
王鵬飛把“搶時間”的信念刻在腦子里,也帶動、影響著項目全員。
在項目全體人員的通力配合下,在碧藍的海洋之境,作業(yè)流程一個接著一個,船只往返一次接著一次,大家一起熬最深的夜,闖最難的關,看最美的海。
負重前行,終于迎來春暖花開。項目團隊創(chuàng)下單艘吊裝船2天完成1臺吊裝的最快施工記錄,并提前150天,完成B區(qū)全部風機安裝工作,全年完成產值上億元,被評為山東電建“金質團隊”。
業(yè)主的表揚信中,對項目團隊頑強拼搏、迎難而上的精神大加贊許,并期待未來的持續(xù)合作。
結語
清晨的大海,披著金色的光芒,泛著粼粼的波光。
完成使命的運輸船、打樁船、吊裝船早已駛離海面,留下一座座雄偉、靜謐的風機,令人震撼。
王鵬飛翻翻手機里那幾張在凌晨前拍下的塔筒吊裝照片,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青年小伙謝嘉明拿著無人機,走上甲板,記錄下在一半海水一半藍的襯托中,金甌風電的壯美景象。
今時與往日兩兩輝映,歷歷往事,久久回望。
日出日落,浪來浪去,海風在呼嘯,奮斗在繼續(x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