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農(nóng)電 > 農(nóng)電文苑

老吳電筒那些事

中國電力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20-09-11 09:45:24  作者:張崇文

  拉了開關(guān),屋里的燈紅得是一根絲,沒得柴火蔸亮。么子都看不清楚,這哪里是電燈?像吊的一個玻璃乖乖,不能取下來遞給細(xì)伢玩。太磨人了,安它沒起一點用。

  木電桿爛的爛、偏的偏,沒得一根完整。橫擔(dān)歪、斜,走的電線老化、斷股,超過規(guī)定的弧度,吊得離地面點點高,熟的人繞開走,不熟的人碰到了觸電,太危險了。

  他想起東倒西歪的木電桿,那黢黑、老化的電線,屋里幾顆鬼影子燈泡,心里的火竄起幾多高。吼了、罵了,別人聽不到,干脆不吼、不罵,忍了、算了。為燈不亮,到屋里生氣,氣病了找哪個整。

  寨子到偏僻的深山老林,高得海拔1800多米,去村委會要翻三十多個大小不等的山堡堡,上坡、下坡,彎道、陡坎。白天還好,晚上膽子小的人哪敢出門。熱天怕遇到毒蛇,冬天怕的落雪,結(jié)冰塊子,鞋底上不捆草繩下不了山。

  受自然條件限制,野生的山貨、藥材有限,地里種不出值錢的農(nóng)作物。窮得住的稀巴爛的木板瓦房,比落難還扎實,朋友不來往,親戚不上門,沒留住婆娘,和他離婚帶幺兒遠(yuǎn)走他鄉(xiāng)。

  他喂了幾只羊,隔段時間賣一只維持生計。大兒、小兒過了30歲, 一屋兩根光棍,還有他這個六十多歲的鰥夫......

  他叫吳昌樂,鶴峰縣中營鎮(zhèn)韭菜壩村人,活潑的他被各種困難搞得灰頭土臉,三伢子一年做到頭沒多一個子兒。窮他不怕,總有一天會扯抻頭,怕的是電壓偏低,電燈再亮點就好了,晚上能做點手工活。

  看到?jīng)]得亮火蟲亮的燈,氣不打一處來,和燈泡亮的寨子比人矮了一大截,說話沒底氣,怪他們住的廊場海拔太高。過的是沒有滋味的苦日子,氣得他心里痛,咽不下這口氣,背背簍下山。

  老吳來到中營鎮(zhèn),進(jìn)五金門市部,找售貨員買電筒。售貨員拿一只給他,他問售貨員有好多電筒?售貨員看了他一眼,心想你買過電筒管我?guī)齑嬗泻枚?,莫非你腦殼有問題?老吳說你都拿出來,有好多我買好多,我沒跟你講罐罐(扯談)。

  售貨員一臉緋紅,看他不是開玩笑,取出長短、大小各種充電電筒,到柜臺上碼了一大堆。老吳說你把它們?nèi)囋?,是亮的我都要。售貨員拿起電筒按下開關(guān),哪根都亮,她算好價錢,收了老吳遞來的錢。

  老吳裝電筒到背簍,背到背上,高興地走了。售貨員以為老吳不是書記就是村長,給他們班子每人發(fā)一根,晚上停電了好應(yīng)急。這些到柜臺里“睡”了好久的電筒,被它們的主人買走,走夜路起到照亮的作用。

  售貨員把老吳想得太好了,他么子都不是,就一個種地的農(nóng)民。老吳回到家,喊來兩兒子說我今天買了一背電筒,你們晚上到親朋家去拿著它方便,多帶幾根,幾個人講合適了,用它們照亮能斗半夜地主。

  有了電筒,老吳晚上給羊子丟了一捆草,它們吃了多長一些肉,再關(guān)緊羊圈門。進(jìn)屋漱口、洗臉、洗腳在亮處,熱水洗澡洗得久些,再不穿反褲子,扣扯扣子,電筒比“紅扯”的電燈還亮些。

  從那以后,老吳隔段時間下一回山,背一背電筒到親戚家充電,坐幾個鐘頭,充好電,把電筒裝進(jìn)背簍,又一背背回家。老吳充電的親戚叫尹進(jìn)成,不管老吳哪時來,都讓他把電充好。

  老吳有時來得早,把還在做夢的尹進(jìn)成從鋪上喊起來。他睡眼惺松地來開門,沒講半個不字,笑嘻嘻地請老吳進(jìn)屋給電筒充電。他打開電視,還泡一缸熱茶、拿幾匹草煙款待老吳。尹進(jìn)成弄熟早飯請老吳吃,他說到家里吃了。

  后來韭菜壩的人見到老吳不喊他帶輩份的尊稱,都喊他“電筒老漢。”老吳覺得這個“綽號”好,沒得一點貶意,他答應(yīng)得爽快。老吳曉得這個“綽號”的來歷,是尹進(jìn)成把他和電筒關(guān)聯(lián)到一起。

  “電筒老漢”就“電筒老漢,”說明老吳住的寨子用電存在問題,連基本的照明都沒解決。一個村的人,別的寨子人家的電燈都亮,還用上了電冰箱、洗衣機、電風(fēng)扇、電飯鍋、電磁爐......他們寨子稀罕的是明亮的電燈,還沒用過別的電器。

  天黑后,不是寨子里有電筒光出現(xiàn),還以為這里沒得寨子,或者是無人居住的空寨子。黑夜的掩蔽、遮蓋,讓一個原生態(tài)的土家山寨在夜幕中“銷聲匿跡,”“蒸發(fā)”到一望無際的森林里。老吳他們用電筒光向山對面、山腳下發(fā)出“信號......”

  村民梅軍說看到老吳背電筒路過,我們都喊他“電筒老漢,”他開心得沒垮過臉,笑嗬嗬地答應(yīng)得起勁,老吳又像以前有了精氣神,一雙腳走得風(fēng)快,他把一背簍的電筒充好電,趕回家去照看他喂的羊子。

  老吳不是不講回報的人,他到尹家充電,要補電費。尹進(jìn)成說不就是給幾根電筒充電,要補么子電費,莫講錢好不好?老講補錢把親戚關(guān)系講疏遠(yuǎn)了。要不這樣,農(nóng)忙你帶侄子過來,幫我做幾天活。

  沒講二話的老吳說要得,我們按你的要求把田土的事做好。到了農(nóng)忙老吳和兩個兒子來了,做的挖土、犁田的事,做的種苞谷、插秧子的事,做的種紅苕、豆子的事。做得仔細(xì)、認(rèn)真,尹進(jìn)成非常滿意。

  有時老吳來尹家充電,把柴刀、菜刀磨了;把堆的柴劈了,碼成堆;把剛打回家的豬草砍了......只要能做的事,做得好的事,老吳做了,電也充好了,他才回家。

  梅軍說老吳勤快,來充一次電,做很多事,尹進(jìn)成對他有太多的好感,親戚也要你心里有我,我心里才有你,光想得到好處,沒把別人放在眼里,再親的人,關(guān)系再好的人也受不了。

  尹進(jìn)成說老吳是個好人,他老婆不走,有個管家的人,再合理安排,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家里條件好不好,身邊要有個會劃算的主婦,窮不到三代,總有一代人從窮根上徹底翻身,把苦日子踩到腳板下。

  老吳住的寨子從董家河拉來的電線,電壓始終不穩(wěn),有時燈亮點,有時燈一點不亮,找人檢查、維修后,管過幾天,之后又是老樣子。這是老吳他們心里的痛,痛得想喊老子,更想罵娘,那只是一陣干嚎。

  說起用電的事,老吳牙齒咬得“咯嚓”響,真想到哪個身上咬坨肉下來才解恨。他氣憤地說那些爛杉木電桿立到那里,搖都搖得動,上面的橫擔(dān)、電線脫得懸空,哪還像電桿是朽木,我搬它們當(dāng)柴燒了。

  氣歸氣,電筒不亮了,他還背它們下山,到尹家去充電,晚上才派上用場。老吳說尹進(jìn)成心好,從沒拒絕我到他們家充電,給他找了不少麻煩,我欠了他們的人情,這輩子還不完,叫我兩個兒子給他們還。

  有天晚上,對面寨子的人看到老吳他們寨子的電筒光聚到一起亮成一個圓圈;散開亮成一條直線;交叉亮成一個五角星......不斷變幻,持續(xù)一個鐘頭。對面寨子里的人想他們寨子遇到了喜事、這么鬧熱。

  2016年初,國家推進(jìn)精準(zhǔn)扶貧政策。國網(wǎng)鶴峰縣供電公司和其他兩家單位到中營鎮(zhèn)對口幫扶韭菜壩村。實施新一輪農(nóng)網(wǎng)改造,投資2000多萬元,杉木電桿淘汰了,按照國網(wǎng)公司標(biāo)準(zhǔn),立高大的水泥電桿,架絕緣線路,有了新的電力通道。

  韭菜壩村172戶村民享受到高質(zhì)量的穩(wěn)定電帶來的福址。村民們說國網(wǎng)鶴峰縣供電公司好,讓他們村有了一條明亮的、溫暖的、幸福的電力線路,和中營鎮(zhèn)、鶴峰城里的人同在燦爛的燈光下,過上比過去好一百倍的好生活。

  鶴峰縣供電公司投資20多萬元,立了63根水泥電桿,把老吳他們寨子線路老化、電壓偏低的問題徹底解決,讓老吳體會到國家扶貧政策的實惠,他在山上住了一輩子的人從貧窮、落后、偏僻的生活狀態(tài)一步走進(jìn)了美好生活。

  支書金永貴說電辦好了,村民人均年純收入從五千多元,提高到九千多元,加快整村脫貧的步伐。村支兩委辦公和活動場所用電不再受到制約,也讓道路硬化、安全飲水、網(wǎng)絡(luò)進(jìn)戶和其他行業(yè)用電得到保障。

  像老吳老實巴交的村民再不為用電的事發(fā)愁,不需要下山到尹家去充電了,他的那些電筒可以進(jìn)他家的陳列柜,他“電筒老漢”的綽號也甩脫了,看到全村人過上好生活,我們的心里比蜜甜。

  有了電,村里成立了蘿卜加工為主業(yè)的合作社。老吳是社員,他種的蘿卜賣給加工廠,還到廠里上班。收入多,家里的生活條件好,這是他最高興地事,他逢人就夸鶴峰縣供電公司給他們做了一件大好事,終于挖掉家里的窮根。

  老吳修了一棟新樓房,買了家具、餐具、床上用品,買了手機、摩托車,還買了冰箱、電視機、洗衣機、電飯鍋、電磁爐等等電器。這是他做夢也沒想到的事。在他的操辦下,還給大兒、小兒把兒媳婦娶回了家。

  當(dāng)了公公(爺爺)的他喜得合不攏嘴,笑聲爽朗,說話委婉。再不愁眉苦臉,村民們聚到一起,把韭菜壩村變化的龍門陣各擺一段,擺得最多的是鶴峰縣供電公司打通了村民用好電的“最后一公里。”

  有人喊“電筒老漢!”你家里那一背簍電筒哪門處理,是扔了?還給送給別人?老吳說這個你們放心好了,我把它們收到柜子里,等我的孫伢們長大了,我會對他們說從前韭菜壩村有個“電筒老漢,”每隔一段時間會下山到尹家去充電......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fā)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guān)閱讀

無相關(guān)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