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農電 > 要聞縱覽

架起服務“連心橋”

經濟日報發(fā)布時間:2024-08-27 14:40:55

  7月的一天下午,小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

  “劉孃!劉孃!”

  聽到門外有人在喊,成都市武侯區(qū)玉林橫街22號院1棟1單元4樓的老人劉玉蘭打開門,門外是國家電網四川電力成都高新連心橋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吳昊。這一天,他代表服務隊到老人家里走訪慰問。自從7年前第一次幫劉玉蘭解決了插座老化引發(fā)跳閘的問題后,服務隊便和這位老人建立起聯系。“他們對我?guī)椭嗔?,逢年過節(jié)都會來看我,不僅幫忙檢查電路,對家里的水管、天然氣也會幫忙修理。”劉玉蘭說,“‘電力110’名不虛傳!”


成都高新連心橋共產黨員服務隊看望定點服務對象劉玉蘭老人(中)。

  成都高新連心橋共產黨員服務隊被老百姓親切地稱為“電力110”,這支隊伍既是服務社區(qū)群眾的“貼心人”,也是電力保供中挺膺擔當的“先鋒隊”,還是攻堅克難勇于開拓的“創(chuàng)新者”,哪里有需要,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

  “有呼必應、有難必幫”,這是服務隊常年恪守的承諾,在為民服務中,他們堅持善小而為、善小常為,十年如一日為民辦實事,以實際行動架起黨群“連心橋”。

  “電表是按照門牌號排列安裝的,由于住的樓層高,我家的電表曾安裝在單元樓集中表箱最上面一層,插卡充費很麻煩。”2023年11月,家住成都市武侯區(qū)新源巷3號院的稅正元老人通過社區(qū)公示欄里的電話聯系上了服務隊隊員胡國進并告知訴求,第二天胡國進便上門勘察并重新布線,將老人的電表移至表箱下端,方便老人插卡充費。

  維修插座、檢查開關、更換燈泡……在服務隊看來,“群眾事,無小事”。2014年,國網成都供電公司啟動實施“心橋光明行動”,向社會公開征集“黑樓道”改造需求,再組織黨員服務隊開展整治。至今這一行動已開展10年,惠及2100多個老舊院落的近23萬名居民。這一行動的前身是“照亮回家路”公益行動,其發(fā)端就是成都高新連心橋共產黨員服務隊的隊員們利用業(yè)余時間,義務為玉林北路社區(qū)一個老舊小區(qū)的樓道安裝電線、聲控開關和燈泡,解決了樓道夜間照明問題。

  隊員們還制作了一張電子版“幫扶地圖”,詳細記錄著服務轄區(qū)內每一位受助對象的姓名、年齡、電話。作為電力保供的“先鋒隊”,每逢急難險重工作任務來臨,服務隊總是迎難而上,一次次圓滿完成工作任務。

  2021年7月,該服務隊千里馳援鄭州抗洪搶險,在歷時10天的搶修復電工作中,隊員們爭分奪秒,直到圓滿完成3個小區(qū)的搶修復電任務。2023年7月28日,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成都開幕。為做好電力保障工作,服務隊黨支部書記劉源帶領隊員組成“尖刀班”,提前65天入駐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圓滿完成應急保障工作,真正做到了電力“保到燈頭、保到話筒、保到插座”。

  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群眾用電場景在不斷拓寬,智能化用電的需求在提升,高新連心橋共產黨員服務隊因此開展了一系列技術攻關工作,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我們聯合成都供電公司變電檢修中心研發(fā)了移動式充電艙,利用夜間負荷低谷時段進行儲能和維護,在白天用于應急供電。”吳昊介紹,該裝置已在搶修、保電等工作中得到多次應用。此外,針對部分老舊小區(qū)電瓶車充電不便的問題,服務隊通過實施車棚充電整改行動,引入智能充電裝置。居民可通過微信掃碼選擇充電時間和時長,有效消除充電時間太長帶來的火災隱患。

  成立22年來,成都高新連心橋共產黨員服務隊累計結對幫扶空巢、孤寡、殘疾老人100余位,開展電力搶修和上門服務10余萬次,接聽求助電話15萬余次。

  共產黨員服務隊的工作模式已在四川全面推廣。目前四川已有528支連心橋黨員服務隊伍,隊員超7200人,已建立起常態(tài)化開展政治服務、搶修服務、營銷服務、志愿服務、增值服務“五個服務”的專項制度。

  “每支服務隊開展的活動、提供的服務不盡相同,但大家的心是一致的,都是想著有一分光、發(fā)一分熱!”吳昊說。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fā)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