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光伏 > 行業(yè)要聞

光伏企業(yè)“承諾收益”暴增 國企加速搶占農村屋頂

中國電力網發(fā)布時間:2021-12-20 08:43:21

[ 以河南新鄉(xiāng)某縣為例,戶用光伏電站市場中,融資租賃模式占了大頭,用戶全款模式占了10%,用戶貸款模式已經很少。因為相比其他模式,融資租賃模式在農戶不用掏錢、不用還貸的情況下,給老百姓(44.210, 0.00, 0.00%)的收益相對更高一些。但是,隨著光伏企業(yè)競爭加劇,為了爭奪用戶,其他競爭對手給老百姓的收益承諾也有所提高。 ]

農村的屋頂資源正在成為香餑餑。今年在國家提出“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相關部門發(fā)布屋頂光伏“整縣推進”試點方案的政策背景下,原來倚重傳統能源的電力央企,加大力度布局光伏市場,四處“跑馬圈地”,擴張勢頭不亞于民營企業(yè)。

12月12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家電投”)召開縣域和大用戶開發(fā)推介會,全力推進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試點業(yè)務,目標縣已突破100個。中國華能也頻頻出手,其位于福建的分布式光伏整縣推進項目總投資18億元,還擬收購林洋能源600兆瓦光伏電站。

一位光伏行業(yè)代理商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龍頭電力央企都在搶吃全國各地分布式光伏電站“整縣推進”的“蛋糕”,預計落地并不是那么簡單。

與數年前上一波熱潮不同,戶用光伏行業(yè)現已從高補貼走向平價上網時代。如何避免金融杠桿盲目加碼、小散企業(yè)卷款跑路等亂象再次發(fā)生,實現多方共贏,仍需政府定好位、金融機構把控好風險,企業(yè)對新商業(yè)模式探索也必不可少。

光伏熱再起

家住河南新鄉(xiāng)的劉貴生2021年9月在自家屋頂上安裝了61塊太陽能板。他的屋頂東西長16米、南北寬9米,太陽能板共四排,一排15塊,有一個角多裝了1塊。這個26.5千瓦的戶用光伏電站,一年日照約1240小時,上網電價0.40779元/度,其中國家補貼是0.03元/度,預計一年電費13000多元,融資租賃期內每年可為他帶來數千元的收入。

他安裝的電站不貸款、不投錢,只提供屋頂。金融公司出租設備,廠商負責建設運維,光伏電站的電費收入扣除了金融公司的租金、廠商的運維費用后基本就是農戶的收入。“我還沒結過賬,村里一個村民裝了16千瓦,半年到賬1620元。”劉貴生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在劉貴生他們村里,安裝光伏電站不是新事物,幾年前光伏熱也曾出現過。同村的村民王玉海,五年前用貸款的模式建了家里的光伏電站,目前還在還貸過程中。

2017年,經人介紹,王玉海在自家新房的二樓屋頂裝了40塊太陽能板,他向河南農村商業(yè)銀行(原信用社)貸了9.2萬元,貸款期10年、不超11年,每月還貸1050元。

當時國家補貼高,戶用光伏電站的上網電價超過0.8元/度,現在還維持這個電價。夏天日照時間長,王玉海每月的電費收入有約1300~1400元,春季每月電費收入約1200元,足夠償還每月的貸款;秋冬季日照時間短,每月電費收入在1000元上下,天氣不好時每月電費收入800~900元,不夠償還每月貸款。“公司組織了一個5000元的基金,每月不夠還貸的部分由基金補上”。

因為是村里人介紹,王玉海甚至不知道合作公司的名字,他每年基本沒在電站上賺到什么錢,圖的是還貸期后的電站純收益。

同時期,村里就約有八九戶人家貸款建了光伏電站。后來,有一段時間沒什么人提,似乎進入了空檔期,做光伏電站生意的企業(yè)少了,聽說政策收緊,倒閉了不少企業(yè)。

劉貴生自己家裝好后,今年發(fā)展了十多家村民安裝光伏電站。劉貴生新裝的光伏電站,不用找銀行貸款,一年約有1000元~2000元收入,這對村民有一定吸引力。

從2007年開始做家電經銷小生意的劉貴生,正在考慮要不要轉做戶用光伏電站的生意。他說:“現在好像一陣風吹過來,光伏電站又熱起來了。”

“今年競爭白熱化,雖然光伏組件價格在上漲,在戶用市場上,由于央企、國企和其他新興企業(yè)的進入,以租屋頂合作共建的形式搶占屋頂資源,給用戶的收益比往年還要高,用戶的受益更大。2019年一塊太陽能板給10元/年,去年一塊板給20元,現在一塊板給35~40元。”一家光伏企業(yè)的代理商趙國南預計,明年中國戶用光伏電站市場會持續(xù)增長,隨著政府從上到下的積極推進,“今年的光伏熱,明年會延續(xù)。”

曾經狂熱的光伏貸

2021年,國家提出“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正泰、天合、陽光、中來、創(chuàng)維等企業(yè)積極發(fā)展戶用光伏電站業(yè)務。

在新一波光伏熱中,幾乎沒有人用貸款模式,這是因為數年前“光伏貸”的狂飆突進曾經“一地雞毛”。金融機構瘋狂進入催生泡沫、小散光伏企業(yè)卷款跑路等光伏行業(yè)亂象,曾讓一些想借光伏電站致富的老百姓利益受損,如電費收入根本不能覆蓋貸款等。

一位光伏行業(yè)的資深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說,2016~2018年,有關方面在全國推行光伏扶貧政策,一方面是為了消化過剩產能,另一方面則是希望各地利用光伏電站較為穩(wěn)定的收益為當地老百姓創(chuàng)收脫貧。光伏電站比其他扶貧項目的優(yōu)勢在于:電站發(fā)的電由電網包收,不用擔心沒銷路,且光伏電站組件可保發(fā)電25年以上。這本來是件利國惠民的好事,卻在補貼等各類利好因素加碼之下,反而催生出了光伏行業(yè)的亂象。

以浙江為例,2016年浙江省提出“百萬屋頂”計劃,省里給戶用光伏每度補貼0.10元,共補貼20年。2017年的時候,當地的脫硫煤電價為0.42元/度,加上當年國家補貼0.42元/度,以及省補0.10元/度的補貼,光伏電價可高達0.94元/度。這樣計算下來,老百姓的靜態(tài)投資回收期可控制在6年到6年半,到期電站投資即可回本。

政策利好加上各地農商行對光伏貸的支持,導致市場上曾經涌現過許多雜牌光伏企業(yè)。杭州富陽縣最多的時候有100多個光伏品牌“安營扎寨”,產品質量魚龍混雜。

2018年5月31日,國家停止了所有光伏補貼,浙江當地的小企業(yè)幾乎全部洗牌,要么破產,要么跑路。直接導致的惡果猶在,時至今日不少當地用戶普遍認為光伏就是騙子,浙江當地的戶用光伏市場目前仍難做起來。

在山東,當地的一些地方性農商行、城商行等小微銀行,為推廣業(yè)務,曾經推出零首付貸款,向老百姓宣傳免費安裝光伏電站。地方性小銀行其實并不具備風控能力,也不了解光伏電站發(fā)電量,容易被一些雜牌的企業(yè)欺騙。

近年來,由于技術進步,光伏電站的裝機成本已經降到每瓦3元以下,但在山東一些地方仍有光伏電站每瓦賣到4元~5元,用戶按照這個價格向銀行貸款,安裝光伏電站,整套電站投資最高會高于市場價格30%左右。

山東一家地方性銀行,在光伏系統裝機成本每瓦不到3元的情況下,還在給企業(yè)提供每瓦5.2元、12年的光伏貸金融服務。以此推算,老百姓貸款的12年中收益基本是負的,但企業(yè)卻與老百姓簽訂固定收益合同,讓老百姓誤以為是租屋頂的模式。這樣的操作模式下,企業(yè)在單純賣電站設備上就可獲得高額的收益,3元/瓦的產品按5.2元/瓦賣的話,每安裝一戶20千瓦的電站就可賺取將近4.4萬元。

這些企業(yè)一度大賺特賺,在光伏補貼退坡后,陸續(xù)出問題,或倒閉或跑路,讓安裝了光伏電站的用戶背負高額貸款無法償還,銀行的貸款也變成不良資產。

光伏行業(yè)是在政策引導下發(fā)展起來的綠色能源行業(yè),但一個行業(yè)的穩(wěn)步發(fā)展,不應該長期依靠國家補貼維持。過去10年間光伏系統裝機成本下降95%以上,國家補貼悄然退坡,光伏行業(yè)正在進入平價上網時代。2018年“5·31”補貼“休克”究其根本是為了遏制行業(yè)亂象,讓戶用光伏行業(yè)可持續(xù)運行。

從“租屋頂”到“金融租賃”的探索

正泰電器旗下的正泰安能、中來股份旗下的中來民生開始探索全新模式,采取租用老百姓屋頂的方式自建電站,不再讓老百姓貸款,意圖從源頭降低老百姓的風險。2019~2021年這三年間,租屋頂模式,因為無貸款、收益固定而受到老百姓歡迎,開始在市場上快速推廣開來。

這種模式可能存在的問題在于,當老百姓真的“曬曬太陽就獲得收益的時候”,不一定會主動承擔對電站保管和維護的責任。一些農戶甚至直接在光伏板上進行晾曬,導致光伏熱斑效應,組件轉化率下降或組件損毀的風險就轉嫁給了企業(yè),增加了企業(yè)運維的難度與成本。

一些新進入行業(yè)的企業(yè),開始采用融資租賃的模式。

相對于租屋頂模式,融資租賃的模式能調動戶主積極性、愛護自家屋頂,利于企業(yè)運維,而運維好電站反過來又能保障老百姓的收益。

趙國南是某品牌在河南的區(qū)域代理商,從2020年10月開始做,在一年多的時間里,發(fā)展了2000多戶。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2021年4月后,借國家“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政策東風,業(yè)務實現了翻倍增長。

去年10月到今年3月,趙國南發(fā)展了200多戶;今年4月至今,他發(fā)展了2500戶,共在兩個縣發(fā)展了2800多戶人家安裝了戶用光伏電站。

今年業(yè)務翻倍增長后,以河南新鄉(xiāng)某縣為例,戶用光伏電站市場中,融資租賃模式占了大頭,用戶全款模式占了10%,用戶貸款模式已經很少。因為相比其他模式,融資租賃模式在農戶不用掏錢、不用還貸的情況下,給老百姓的收益相對更高一些。但是,隨著光伏企業(yè)競爭加劇,為了爭奪用戶,其他競爭對手給老百姓的收益承諾也有所提高。

劉貴生說,之前搞租屋頂的品牌,來村里跟村民談,以前一塊(太陽能)板每年給用戶20元,合作期限15年,15年后光伏電站歸用戶。現在為了跑馬圈地,這家品牌希望把合作期限延長至25年,前10年一塊板每年給45元,后15年一塊板每年給30元,25年后光伏電站產權和全部收益歸用戶。 另一家企業(yè)的合作期限是13年,13年后光伏電站產權和收益歸用戶,但用戶要掏首付每塊板100元,像劉貴生裝61塊板,首付就要6100元。

經過比較,他選擇了第三家品牌,不用掏錢、不用還貸,合作期限為15年的融資租賃模式,因為和25年合作期限的模式相比,他可以多十年產權收益。

但大多數村民,對在家里裝光伏電站還是持保守觀望的態(tài)度。老家在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仁谷鎮(zhèn)的牛師傅,目前在廣州開出租車,每月收入8000~9000元,兒子也在廣州開出租車,媳婦、孫子在家鄉(xiāng)。他在村里的三層房子有200平方米的屋頂,不少親戚朋友勸說他裝光伏電站,對門鄰居自己投資10多萬也裝了,但他仍沒裝。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家里可裝40塊太陽能板,每月多收入3000元,不過他仍擔心漏水、輻射問題。

趙國南說,對村民關心的這些問題,尤其是融資租賃模式,需要耐心講解,消除顧慮,相信隨著政策宣傳加強,用戶會越來越接受。“獲客、踏勘、出圖、施工、驗收,都要在APP里發(fā)照片、視頻,所有光伏企業(yè)現在都幾乎在線上驗收,對電站質量監(jiān)控比以前更到位。”

“整縣推進”之下的新力量

如今的光伏市場,一股新生力量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目光。

今年下半年開始,央企、國企開始加快收購戶用光伏資產,一些大的民營光伏企業(yè)也開始向輕資產平臺和加強運維轉型。

正泰電器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把部分戶用光伏業(yè)務產權轉讓給國家電投的控股子公司。9月23日,正泰電器公告擬出售部分戶用光伏發(fā)電系統資產,到2021年度股東大會召開之日,出售總裝機容量不超過3000兆瓦,順應公司“輕資產、平臺化、服務型”的戰(zhàn)略轉型。正泰電器2021年前三季分布式(含戶用)光伏電站裝機容量7179兆瓦,電費收入31.82億元,也就是正泰擬出售約四成的分布式光伏電站裝機容量。

9月28日,正泰安能將其所持有的河南、山西地區(qū)488.61兆瓦戶用光伏發(fā)電系統資產轉讓給電投安能陜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國家電投集團河南電力有限公司持股82%,正泰安能全資子公司溫州泰集新能源有限公司持股18%)。11月16日,正泰安能又將其所持有的山東、河北和山西區(qū)域合計493.13兆瓦戶用光伏發(fā)電系統資產轉讓給重慶渝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國家電投集團重慶電力有限公司持股81%,正泰安能的全資子公司溫州泰集新能源有限公司持股19%)。這兩次交易的對價分別為18.3億元、19.72億元,將分別增加正泰安能2021年凈利約1.76億元、1.82億元。交易后,正泰安能今后將繼續(xù)提供運維服務。

國家電投今年共進行12起光伏電站交易,收購總規(guī)模達2875.34兆瓦,交易總額80.14億元以上,其中國家電投今年以6.69億元收購協鑫新能源(00451.HK)713.15兆瓦光伏電站。

“光伏行業(yè)投資周期長,回報率偏低,央企融資成本低,又有收購光伏電站來增加‘綠電’資產的需求,所以今年出現戶用光伏市場央企擴張迅速的情況。”上述光伏行業(yè)代理商認為,民營光伏企業(yè)輕資產運營是行業(yè)趨勢。

林洋能源9月27日也與中國華能全資子公司華能江蘇簽署投資合作框架協議,擬轉讓600兆瓦光伏電站資產項目90%的股權,確保2021年底前項目移交量不少于267.23兆瓦,林洋能源保留項目資產10%股權、今后優(yōu)先負責運維。

民營光伏企業(yè)一邊回籠資金,一邊借力央企資源加快拓展整縣推進的項目。

9月24日,正泰電器公告,正泰安能就推進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fā)試點工作與多地相關政府部門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居民屋頂光伏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開發(fā),涉及簽約裝機容量合計約1556.7兆瓦。未來三年,將集中整鎮(zhèn)、整村開發(fā)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在河北、山東、河南、安徽、山西等地增加新裝機容量。

林洋能源此前也公告,與濰坊高新區(qū)、平泉市、彝良縣的政府簽訂協議,重點開展整縣推進分布式光伏發(fā)電項目開發(fā),預計裝機容量合計約670兆瓦、100兆瓦、200兆瓦。

長江證券的研報認為,整縣推進模式下的核心變化在于央企、國企加入后充當出資方的角色,加速民企輕資產化轉型。民企可將自持電站銷售給央企、國企賺取差價,此后繼續(xù)賺取運維費用。對于民企與央企、國企合作開發(fā)模式,民企發(fā)揮項目開發(fā)優(yōu)勢,結合央企、國企的資金成本和資源優(yōu)勢,成立項目公司,常見情形為央企、國企持股90%,民企持股10%。

12月10日在第五屆分布式光伏嘉年華上,部分民營光伏企業(yè)表示,2021年6月國家能源局出臺整縣推進試點項目的相關政策以來,以央企、國企為代表的資源壟斷型企業(yè)紛紛聚焦整縣推進項目,“跑馬圈地”現象頻發(fā)。

有人擔心,“整縣推進”項目會不會由央企、國企壟斷。國家能源局今年7月9日發(fā)表《對分布式光伏電站整縣推進政策的疑問》一文表明態(tài)度:整縣推進要把握好幾個方面,即自愿不強制、試點不審批、到位不越位、競爭不壟斷、工作不暫停。

盡管曾經亂象橫生,戶用光伏行業(yè)前景仍被看好。數據顯示,中國城鎮(zhèn)化率已達約65%,即使未來達到80%,也還將有2.8億人口在農村;按20%的滲透率計算,戶用光伏的安裝將達到5600萬戶。2020年國內累計戶用光伏電站裝機將近150萬戶,今年預計裝機100多萬戶,累計裝機200萬~300萬戶,但相對5600萬戶的市場潛力來說,占比還很小。預計未來5~8年內,中國戶用光伏市場的潛力還可以被挖掘。未來的競爭將會集中在產品質量與服務上。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fā)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