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近日發(fā)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寧德時代以35%的動力電池全球市占率排名第一,比亞迪以16.2%的全球市占率名列第二,中國電池廠商動力電池全球市占率超50%。
業(yè)內人士表示,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售見底,進入二季度,原材料價格下降疊加需求回暖,動力電池有望迎來旺季。
市占率不斷提升
SNE Research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球新登記電動汽車的電池裝車總量同比增長38.6%,為133吉瓦時(GWh)。中汽協(xié)發(fā)布數據顯示,1-3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65.9GWh,累計同比增長28.4%。
一季度,寧德時代以35%的全球市占率,位居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排行第一;比亞迪以16.2%的全球市占率名列第二。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寧德時代、比亞迪裝車量同比分別增長35.9%和115.5%,達46.6GWh和21.5GWh。
近年來,中國動力電池企業(yè)全球市占率不斷提升,而作為老牌電池廠商,韓國動力電池三巨頭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全球市占率總體呈現下滑趨勢。
2022年,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合計在全球電動汽車電池市場中所占份額為23.7%,較2021年下降6.5個百分點。與之相對,作為中國最大的動力電池廠商,寧德時代2022年全球市占率達到37%,較2021年的33%提升4個百分點,與其他6家躋身全球前十的中國動力電池廠商合計在全球市場所占份額達到60.4%,較2021年的48.2%大幅提升。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展望2023年,各家電池廠對營收及利潤率增長保持樂觀,看好全球動力電池市場增長以及稅收補貼對利潤率的驅動。日前召開的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yè)創(chuàng)新聯(lián)盟大會提到,到2023年,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需求將達409.9GWh,同比增長39.3%。
SNE Research預計,2035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約為8000萬輛,滲透率有望達到90%左右。電動汽車二次電池的需求量也將從2023年的687GWh增長至2035年的5.3TWh。
市場需求旺盛
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市場滲透率不斷提升,給動力電池企業(yè)帶來了旺盛的需求。今年以來,動力電池廠商新簽訂單不斷。
3月14日,寧德時代與北汽集團簽署商務合作與先進技術賦能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雙方計劃共同開發(fā)動力電池產品,開拓新能源汽車市場。根據協(xié)議,寧德時代將深度融入到北汽集團下屬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企業(yè)的整車開發(fā)及生產,并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動力電池產品和服務保障。雙方將構建更為緊密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在動力電池方面開展全面合作。
2月1日,國軒高科消息,作為易捷特戰(zhàn)略合作伙伴,國軒高科將為其最新發(fā)布的輕風版小型純電SUV納米BOX車型提供磷酸鐵鋰電池。易捷特系東風汽車與雷諾-日產-三菱聯(lián)盟合資企業(yè),本次裝車標志著國軒高科成功進入雷諾-日產-三菱聯(lián)盟供應商體系并實現供貨。
為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我國動力電池企業(yè)也正加快擴產步伐,提升產能。今年伊始,寧德時代、億緯鋰能、贛鋒鋰業(yè)等龍頭企業(yè)密集宣布新建產能項目。
寧德時代1月29日公告稱,為了推動公司鋰電池材料及回收業(yè)務發(fā)展,并保障鋰電池原材料的供應,公司擬由控股子公司廣東邦普循環(huán)科技有限公司在廣東省佛山市佛北戰(zhàn)新產業(yè)園大塘新材料產業(yè)園投資建設一體化新材料產業(yè)項目,項目投資總金額不超過238億元。據悉,該項目建設具備50萬噸廢舊電池材料回收(含兼容過程料)及相應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三元正極材料及負極再生石墨制造等集約化、規(guī)?;纳a基地。
贛鋒鋰業(yè)1月19日公告稱,子公司贛鋒鋰電擬與三峽水利、東方鑫源在重慶市涪陵高新區(qū)投資建設年產24GWh動力電池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元。同日,贛鋒鋰業(yè)公告稱,公司擬在東莞市投資建設年產10GWh新型鋰電池及儲能總部項目,計劃總投資50億元。
1月18日,億緯鋰能公告稱,擬與簡陽市人民政府就20GWh動力儲能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簽訂投資合作協(xié)議,本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擬與曲靖市政府、曲靖經開區(qū)管委會重新簽訂投資協(xié)議,將建設“年產10GWh動力儲能電池項目”調整為投資建設“年產23GWh圓柱磷酸鐵鋰儲能動力電池項目”,本項目總投資約55億元。
國金證券認為,2023年一季度是繼續(xù)去庫的過程,以全年950萬臺新能源車產量、760萬臺上險量的預期演繹,疊加儲能、出口持續(xù)高增,預計2023年二季度隨著下游需求持續(xù)修復,產業(yè)鏈從去庫轉向補庫,景氣度有望迎向上周期。
來源:中國證券報 記者 金一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