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機構伍德麥肯錫電力與可再生能源指出,2019年,海上風電將得到繼續(xù)發(fā)展,并輻射到更多國家。未來十年,全球風電裝機量將達到6.8億千瓦,其中40%為海上風電。
截至2018年年底,歐洲的海上風電裝機量達到1600萬千瓦。2018到2027年,歐洲預計將有4700萬千瓦海上風電設施投產,該地區(qū)仍將是全球風電產業(yè)增長的焦點。另外,由于歐洲在海上風電領域的成功經驗,更多的新興市場將被吸引加入這一陣營。
2019年,還將出現海上風電輸送到市場的新渠道。利用海上風電產生的可再生能源制造綠色氫能用于運輸、取暖和工業(yè)用途,存在著巨大的長期潛力。
海上風電的另一種利用方式是作為碳密集型工業(yè)的脫碳手段,尤其是海上油氣業(yè)。海上油氣平臺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主要來自于為平臺供電的燃氣排放。許多項目計劃已經提上日程,將使用海上風電供應清潔電力。
在歐洲和美國,海島國家和地區(qū)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潛力也開始受到關注。海上風電也將在這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零補貼招標項目增加
2019年將出現更多的零補貼海上風電招標項目,實際上,荷蘭在年初將為Hollandse Kust (Zuid) 3和4項目進行招標。比利時北海國務卿也希望看到零補貼投標,并在該國新的海洋空間規(guī)劃中擴大了分配給海上風電的區(qū)域。
但是,不是每個招標項目都將是零補貼,這仍取決于采用的拍賣模式和風電場的具體位置以及現場條件。此外,對于這些零補貼并存在商業(yè)風險的項目將如何運作,仍存在著質疑。誠然,政府能夠協助零補貼的海上風電項目運轉,其中一個例子是荷蘭政府正在考慮的碳價格下限。制定適用于整個歐洲的碳價格下限有助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電價的波動,便于可再生能源項目的融資,從而加速其發(fā)展。
零補貼市場增長所固有的一個危險是,對于新開展海上風電項目的國家來說,即使在沒有成熟供應鏈的情況下,他們也可能認為自己有能力獲得同樣的競爭優(yōu)勢,但他們錯了。歐洲花了十年時間才將成本壓縮到可以適應零補貼和低補貼的情況。在成熟市場中,成本將進一步下降,但新市場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日本市場終將啟動
日本政府已經通過一份法案,制定海上風電開發(fā)的國家框架,至此,日本的海上風電業(yè)終于開始啟動。在這一法案下,政府將為海上風電項目劃定海域,供開發(fā)商競標,競標成功者將擁有長達30年的使用權限。
這對日本的未來能源戰(zhàn)略是至關重要的一步,釋放了日本政府致力于海上風電長期投資的信號。因為海上風電不僅是可持續(xù)的能源來源,還可減少日本對昂貴的進口LNG的依賴,提高能源安全。
新法案將在2019年年初生效,這意味著對批準的海上風電開發(fā)地區(qū)的競爭將最終啟動。在該法案通過不久后,東京電力株式會社確認將于2019年1月1日啟動其第一個商業(yè)風電場的相關工作。
風電制氫受到重視
使用可再生能源對水進行電解制氫,可以無限期地儲存或廣泛地應用于從運輸、取暖再到工業(yè)處理和化工等一系列潛在用途中。這一方案已經眾所周知。
對于德國這樣可再生能源電力入網存在問題的國家來說,制氫提供了將可再生能源發(fā)電與消耗脫鉤的方式。它還能解決一系列其它問題,例如可再生能源的間斷性和削減問題。
2018年下半年,一個由殼牌、西門子和傳輸系統(tǒng)運營商TenneT組成的全明星組合在德國市場提出了一種新的海上風電與氫能的混合招標模式。在德國以外,類似的項目計劃也相繼出現。
國際能源署執(zhí)行董事Fatih Birol在9月份于德國漢堡舉行的風能峰會上指出,風能正在引領能源轉型,并且將在2030年成為歐洲最主要的電力來源。到2040年風電發(fā)電量將增長2倍,但是面對歐洲正在老化的電網基礎設施,風電存在入網的難題。正如Birol博士所指出:“這并不是小事一樁。”
問題在于:風能的清潔性及其成本效益的提高毋庸置疑,但是擺脫其增長束縛,需要一些突破性思維。業(yè)界和政府需要積極改善電網基礎設施。
我們需要一個系統(tǒng)化的方式和電網的潛在替代方案,包括天然氣網絡。Birol博士指出,風能尤其是海上風能的成本下降打開了風電利用新途徑的“大門”,其中就包括制氫。許多規(guī)劃中的“電轉氣”(power-to-gas)項目也在考慮利用海上風電。
主辦單位:中國電力發(fā)展促進會 網站運營:北京中電創(chuàng)智科技有限公司 國網信通億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銷售熱線:400-007-1585
項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傳真:010-58689040 投稿郵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編號:京ICP證140522號 京ICP備14013100號 京公安備11010602010147號
研究機構伍德麥肯錫電力與可再生能源指出,2019年,海上風電將得到繼續(xù)發(fā)展,并輻射到更多國家。未來十年,全球風電裝機量將達到6.8億千瓦,其中40%為海上風電。
截至2018年年底,歐洲的海上風電裝機量達到1600萬千瓦。2018到2027年,歐洲預計將有4700萬千瓦海上風電設施投產,該地區(qū)仍將是全球風電產業(yè)增長的焦點。另外,由于歐洲在海上風電領域的成功經驗,更多的新興市場將被吸引加入這一陣營。
2019年,還將出現海上風電輸送到市場的新渠道。利用海上風電產生的可再生能源制造綠色氫能用于運輸、取暖和工業(yè)用途,存在著巨大的長期潛力。
海上風電的另一種利用方式是作為碳密集型工業(yè)的脫碳手段,尤其是海上油氣業(yè)。海上油氣平臺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主要來自于為平臺供電的燃氣排放。許多項目計劃已經提上日程,將使用海上風電供應清潔電力。
在歐洲和美國,海島國家和地區(qū)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潛力也開始受到關注。海上風電也將在這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零補貼招標項目增加
2019年將出現更多的零補貼海上風電招標項目,實際上,荷蘭在年初將為Hollandse Kust (Zuid) 3和4項目進行招標。比利時北海國務卿也希望看到零補貼投標,并在該國新的海洋空間規(guī)劃中擴大了分配給海上風電的區(qū)域。
但是,不是每個招標項目都將是零補貼,這仍取決于采用的拍賣模式和風電場的具體位置以及現場條件。此外,對于這些零補貼并存在商業(yè)風險的項目將如何運作,仍存在著質疑。誠然,政府能夠協助零補貼的海上風電項目運轉,其中一個例子是荷蘭政府正在考慮的碳價格下限。制定適用于整個歐洲的碳價格下限有助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電價的波動,便于可再生能源項目的融資,從而加速其發(fā)展。
零補貼市場增長所固有的一個危險是,對于新開展海上風電項目的國家來說,即使在沒有成熟供應鏈的情況下,他們也可能認為自己有能力獲得同樣的競爭優(yōu)勢,但他們錯了。歐洲花了十年時間才將成本壓縮到可以適應零補貼和低補貼的情況。在成熟市場中,成本將進一步下降,但新市場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日本市場終將啟動
日本政府已經通過一份法案,制定海上風電開發(fā)的國家框架,至此,日本的海上風電業(yè)終于開始啟動。在這一法案下,政府將為海上風電項目劃定海域,供開發(fā)商競標,競標成功者將擁有長達30年的使用權限。
這對日本的未來能源戰(zhàn)略是至關重要的一步,釋放了日本政府致力于海上風電長期投資的信號。因為海上風電不僅是可持續(xù)的能源來源,還可減少日本對昂貴的進口LNG的依賴,提高能源安全。
新法案將在2019年年初生效,這意味著對批準的海上風電開發(fā)地區(qū)的競爭將最終啟動。在該法案通過不久后,東京電力株式會社確認將于2019年1月1日啟動其第一個商業(yè)風電場的相關工作。
風電制氫受到重視
使用可再生能源對水進行電解制氫,可以無限期地儲存或廣泛地應用于從運輸、取暖再到工業(yè)處理和化工等一系列潛在用途中。這一方案已經眾所周知。
對于德國這樣可再生能源電力入網存在問題的國家來說,制氫提供了將可再生能源發(fā)電與消耗脫鉤的方式。它還能解決一系列其它問題,例如可再生能源的間斷性和削減問題。
2018年下半年,一個由殼牌、西門子和傳輸系統(tǒng)運營商TenneT組成的全明星組合在德國市場提出了一種新的海上風電與氫能的混合招標模式。在德國以外,類似的項目計劃也相繼出現。
國際能源署執(zhí)行董事Fatih Birol在9月份于德國漢堡舉行的風能峰會上指出,風能正在引領能源轉型,并且將在2030年成為歐洲最主要的電力來源。到2040年風電發(fā)電量將增長2倍,但是面對歐洲正在老化的電網基礎設施,風電存在入網的難題。正如Birol博士所指出:“這并不是小事一樁?!?/p>
問題在于:風能的清潔性及其成本效益的提高毋庸置疑,但是擺脫其增長束縛,需要一些突破性思維。業(yè)界和政府需要積極改善電網基礎設施。
我們需要一個系統(tǒng)化的方式和電網的潛在替代方案,包括天然氣網絡。Birol博士指出,風能尤其是海上風能的成本下降打開了風電利用新途徑的“大門”,其中就包括制氫。許多規(guī)劃中的“電轉氣”(power-to-gas)項目也在考慮利用海上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