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美榮:踐行核工業(yè)精神“撐腰”中國核電

發(fā)布時間:2016-08-15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作為中核集團旗下的一家骨干企業(yè),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是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力量。在“四個一切”核工業(yè)精神的指引下,公司“華龍一號”研發(fā)設計團隊身肩歷史重任,全力以赴,不斷創(chuàng)新,跨越無數障礙,經過十六載不懈的努力,自主研發(fā)設計出我國第三代壓水堆核電站“華龍一號”,以其卓越的安全性、成熟性、先進性和經濟性獲得了國內外專家的一致認可。2015年6月15日,李克強總理前來考察時說,在國際舞臺上“你們?yōu)槲覔窝?,我為你們揚名”。
 
  事業(yè)至上 無堅不摧
 
  事業(yè)高于一切,體現了核工業(yè)人共同擁有和信守的價值觀念,既是核工業(yè)人的行為準則,也是核工業(yè)人的終生追求。長久以來,核電核心技術一直掌握在美國、法國、俄羅斯等核電強國手中,中國在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領域沒有自主品牌。華龍研發(fā)設計團隊要在自己這一代人身上打破這種壟斷,改變這一現狀。
 
  2011年,當二代改進型百萬千瓦級核電CP1000技術CP1000研發(fā)完成,已具備開工條件之時,發(fā)生了福島核事故,原定開工工程必須暫停。面對嚴峻的核電發(fā)展形勢,總設計師邢繼鼓勵他的團隊不氣餒、不放棄。他們在CP1000的基礎上,繼續(xù)瞄準三代核電最先進的技術目標,開始了新的研發(fā)歷程,并在幾年之內完成所有的方案論證與實驗驗證以及總體設計、初步設計工作和示范工程的施工設計。為了使自主核電技術早日完成研發(fā),具備上工程的條件,研發(fā)設計團隊一直在超負荷運行,加班加點是常態(tài),有時通宵達旦地工作,他們已記不清論證了多少個方案、解決了多少個難題,經歷了多少次評審。
 
  重責在肩 傾情堅守
 
  原核工業(yè)老部長劉杰說過,天下最重的東西莫過于責任。責任重于泰山。責任感來源于對祖國和人民深深的愛,愛得越深,責任心越強。
 
  2014年5月,邢繼帶隊參加IAEA針對ACP1000的通用反應堆通用安全評審會。當時來自多個國家的12名專家參與評審。澄清會是整個審評過程中唯一一次機會向專家面對面地闡明ACP1000技術方案,接下來就要交給專家進行書面審查。當時邢繼膝蓋不好,下了飛機,腿已經走不了路了,兩個人架著才走出了機場。但他深知這次評審會的意義重大,每個人都擔負著巨大的壓力,他必須和大家在一起討論修改需要介紹的重要專題,商量與專家溝通的技巧。由于扎實的準備,澄清會取得了成功,為后續(xù)ACP1000通過國家原子能機構反應堆通用設計審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嚴謹細致 穩(wěn)步突破
 
  核電站的設計建造是個極其復雜的超大工程,建造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站,更是難上難。繁復的系統(tǒng)工程,上千個系統(tǒng),僅設計圖紙就超十萬張,每更改一個數據,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都可能意味著需要重新進行一輪分析計算。
 
  在不斷優(yōu)化與加固已有安全設計的基礎上,邢繼和他的團隊提出了革命性的創(chuàng)新思路:能動和非能動相結合。而這一構想,恰恰滿足了1年后福島核事故發(fā)生后,國際對核電站更高安全的需求。但在當時,對于邢繼而言,革新概念提出的喜悅很快被隨之而來難題的苦悶所替代。非能動系統(tǒng)需要在反應堆廠房里布置將近3000立方米的水,如何布置進去,成為問題的關鍵。而事實上,核電廠房里的每個部件都經過了嚴密的計算,要想把超大體積的水放進去,幾乎成了不可能實現的難題。為了盡快找出解決方案,很長一段時間里,邢繼幾乎“連軸轉”。計算、推演,布局圖一次次改動,方案一遍遍的調整,在經歷了無數次的推算試驗后,2010年10月中旬終于確定了非能動系統(tǒng)在安全殼內部的布置方案。這一先進的核電站安全理念的成功應用,為中國自主三代核電走向國際市場增添了不可替代的砝碼。
 
  創(chuàng)新進取 鑄就重器
 
  2009年1月17日,在中核集團會議室,一場關于“華龍一號”專題會,已僵持兩個小時。是讓步工程進度,采用單層安全殼,還是設計追求優(yōu)先,采用雙層安全殼,各路專家各執(zhí)一詞。身為總設計師的邢繼說:安全殼是核電站安全系統(tǒng)第三道屏障,承擔了很多安全功能,對內,一旦核電站發(fā)生泄漏,可以把放射性物質包容在安全殼里面,確保環(huán)境不受污染,保證周邊人員安全;對外,要經受住飛機撞擊、龍卷風狂襲。所以,我建議采用雙層安全殼。這雖然有挑戰(zhàn),但是一個更高的目標。華龍要做就做最好的!話音剛落,會場響起了持久的掌聲。所有的人都被邢繼的激情征服、點燃。對于設計而言,很多技術指標可高可低,可難可易。但邢繼要求,華龍設計要向國際最先進的指標看齊。正是這樣的堅持,讓“華龍一號”具備了諸多走出去的硬本領。
 
  為了提高“華龍一號”抵御大地震的能力,抗震能力是按0.3g設計的。這一設計不僅增加了研發(fā)難度,由此也帶來了設計方案的變化,對研發(fā)工作的影響非常大。工藝設計、設備設計、廠房設計,需要做很多工作,才能達到設計要求。那段時間大家加班加點做研究和設計,很快拿出了能夠符合要求的設計方案。如果不是抱有堅定的信心,如果沒有自我突破的勇氣和能力,這樣的成果,是不可能取得的。(作者系中核集團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黨群工作部副主任孔美榮)

      關鍵詞:區(qū)塊鏈, 電力新聞


稿件媒體合作

  • 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 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 電話:010-63413737

廣告項目咨詢

  • 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 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 電話:010-63415404

投訴監(jiān)管

  • 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 電話:010-58689065